您好!欢迎来到法学专家网,我们竭诚为您提供卓越的法律服务!
 法学专家网  >  法理学  >  法理学  > 马长山

马长山

发布时间:2022-11-07 08:56:40  

一、个人简介

马长山,男,1964年生,哲学博士,法学博士后,先后入选国家“万人计划”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[1]、2014年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,[2]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(2007),并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(2005)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(2005)。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《华东政法大学学报》主编、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[3]、华东政法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[12]、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[4]、“华东政法大学公民社会与法治发展比较研究中心”主任、“龙江学者”特聘教授(2006),北京大学“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”兼职研究员(2010)、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(2010)。

二、所在学科

所在一级学科为法学,所在二级学科为法学理论

三、研究方向

1.法学理论

2.法治发展研究

3.法社会学

4.数字法治

四、主要科研立项

1.“建设法治国家的公民文化基础研究”,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(10AFX002),2010—2013,20万元,主持人;

2.“公民意识与依法治国”,国家社科基金(98BFX003),1998——2001,6万元,主持人;

3.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和谐社会的法治秩序构建”,国家社科基金(06BFX002),2006——2009,8万元,主持人;

4.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(教技函[2006]6号),2005——2008,20万元,主持人;

5.“非政府组织的民间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法治秩序构建”,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(05JA820007),2005——2006,5万元,主持人;

6. “公民身份与公民社会权: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困境与对策”,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(12SFB2005),2013——2014,3万元,主持人。

7、“‘法治中国’建设中的基层治理法治化路径与策略研究”,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(15AFX002),主持人。[5] 

五、代表性著述:

1.《国家、市民社会与法治》,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;

2.《法治进程中的“民间治理”》,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;

3.《法治的社会维度与现代性视界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。

六、主要论文:

1.《从市民社会理论出发对法本质的再认识》,《法学研究》1995年1期;

2.《公民意识: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》,《法学研究》1996年6期,《新华文摘》1997年第4期全文转载;

3.《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的关系及其实践把握》,《法学研究》1999年1期;

4.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:法治的基础和界限》,《法学研究》2001年3期;

5.《全球“社团革命”与当代法治秩序变革》,《法学研究》2003年4期,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;

6.《NGO的民间治理与转型期的法治秩序》,《法学研究》2005年第3期;

7.《法治的平衡取向与渐进主义法治道路》,《法学研究》2008年第4期,《新华文摘》2008年21期全文转载、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08年5期全文转载;

8.《公共政策合法性供给机制与走向——以医改进程为中心的考察》,《法学研究》2012年第2期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12年第3期全文转载;

9.《东亚法治秩序的局限与超越维度》,《中国法学》2003年3期;

10.《中产阶层:小康社会的宪政基石》,《中外法学》2005年第1期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,《宪法、行政法学》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;

11.《现代性重建进程中的法治变革趋向》,《政法论坛》2007年第2期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;

12. 《“中国法律理想图景”的意义与困惑》,《现代法学》2007年第2期。

13.《西方法治产生的深层历史根源、当代挑战及启示》,《法律科学》2001年6期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,《法理学、法史学》2002年2期全文转载;

14.《公共领域兴起中的法治诉求》,《政法论坛》2005年第5期;

15.《社会资本、民间组织与法治秩序》,《环球法律评论》2004年第3期,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;

16. 《民间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与法治秩序》,《华东政法学院学报》2006年第1期,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;

17.《马克思恩格斯民主契约法律观的理论替换及其实践反差》,《华东政法学院学报》2004年第2期,《新华文摘》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;

18.《中国法治进路的根本面向与社会根基》,《法律科学》2003年6期;

19.《法律的“人本精神”与依法治理》,《法制与社会发展》2004年第4期;

20.《公民性塑造:中国法治进程的关键要素》,《社会科学研究》2008年第1期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。

21.《“法治中国”建设的问题与出路》,《法制与社会发展》2014年第3期,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法理学法史学》2014年第7期转载;[6] 

22.《网络反腐的“体制外”运行及其风险控制》,《法商研究》2014年第6期;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5年第4期全文转载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15年第1期转载,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共产党》2015年第2期全文转载;[7] 

23.《当下中国的公共领域重建与治理法治化变革》,《法制与社会发展》2015年第3期;[8] 

24.《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可能与限度》,《政法论坛》2015年第5期;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。[9] 

25.《国家“构建主义”法治的误区与出路》,《法学评论》2016年第4期。[10] 

26.智慧社会建设中的“众创”式制度变革——基于“网约车”合法化进程的法理学分析,《中国社会科学》2019年第4期。[11] 

  • 参考资料

    1.我院马长山教授入选国家“万人计划”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.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.2016-10-09[引用日期2016-12-05]

    2.2014年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人选名单公示.中国文明网.2015-12-25[引用日期2016-12-05]

    3.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:数据安全立法的争议与回应.腾讯网.2020-07-30[引用日期2020-08-01]

    4.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马长山教授在“丝路法学大讲堂”讲座.甘肃政法大学法学院.2019-05-06[引用日期2019-10-02]

    5.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 青年项目立项结果公布.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.2015-06-25[引用日期2016-12-09]

    6.“法治中国”建设的问题与出路.中国知网.2014-05-10[引用日期2016-12-09]

    7.网络反腐的“体制外”建构及其风险控制.中国知网.2014-11-15[引用日期2016-12-09]

    8.当下中国的公共领域重建与治理法治化变革.中国知网.2015-05-10[引用日期2016-12-09]

    9.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可能与限度.中国知网.2015-09-15[引用日期2016-12-09]

    10.国家“构建主义”法治的误区与出路.中国知网.2016-07-13[引用日期2016-12-09]



热门文章
最新发布
法学专家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0443号-1